从南京外国语学校这样的牛校毕业,英语上的优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?
小花生书友@Shining_spaghetti毕业于著名的南京外国语学校。这个学校很牛逼,升学率连年居江苏省之首。学校有初中部和高中部,连参加学校的入学考试都需要摇号,在南京人心目中,进到南外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名校的大门。据说每年保送加出国就已经有80%之多了。
既然叫“外国语学校”,肯定是比较重视学英语的。那么,在中国的一所重视英语学习的重点学校,学生们是怎么学英语的呢?这些英语好的孩子,后来的发展又会如何呢?
@Shining_spaghetti分享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心得。她说,自己在南外上学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儿;不过正因为又走了二十年的人生路,所以对这种英语学习的长远影响有了一层感悟,愿意和大家分享 ...
南京外国语学校校园。本文由小花生网友@Shining_spaghetti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
南京外国语学校(以下简称“南外”),曾经只是一个在江苏省内比较著名的中学存在,最近几年因为奶茶妹妹和美国藤校招生榜,开始为全国网友熟知。今年更是达到顶峰,藤校录取生数量超过北京、上海一线中学,排到了第一位。
说心里不骄傲不虚荣是假的,但进一步想一下,南外几大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,不出这种成绩是说不过去的:
1、小升初特殊招生条件让南外网罗了全市最好的学生;
2、因为名牌效应(带来的经济效应),南外网罗了最好的老师;
3、保送生制度让南外学生免于高考压力,从而保证了真正的素质教育。
所以南外的教育成果,是不太好横向比较的。大家看看热闹就好。我也就不多评论了。今天主要说说南外的英语学习,这也是我最感激这段学习经历的地方。不过,我读南外已经是很多年前,现在很多变化,我的记忆和感受仅代表当时。
二十年前在南外,孩子们是这样学英语的 ...
1、重视学生的语感
小升初南外加试有一项口试,一对一的,老师说英语,让考生重复模仿,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完整的短句子。
因为我们那时候都是小学五年级才开始学ABC,所以考南外的时候英语水平是很低的。这个口试考的就是在你听不懂老师说的是什么的前提下,能够做到精准模仿,以此考察天生的语言能力。现在孩子都启蒙早,我就不知道他们怎么考察了。
另外,当时南外的加试男生分数线比女生低,当时道听途说是因为男生学习方面开窍晚,一般在中学阶段才发力。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,或就算纯粹为了生源平衡,我觉得这一做法其实还是蛮先进的。
2、英语课时很长
每天六七节课,每节40分钟;其中两节课都是英语课。小班授课,平均一个小班20人左右。全程英语。一半时间老师主导,一半时间学生发言,发言的机会包括上台发言、课堂讨论、小组角色扮演等等。这样的学习从初一持续到高三。(南外虽然参加全市中考,但成绩仅作为参考,淘汰可能不到1%的学生,大部分学生直升高中。)
上台发言就是每天开头五分钟有一个人上台给全班同学brief一下前天新闻,再说一个小故事。可以是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个小笑话。别小看这五分钟,它要求学生头天去读中国日报英文版做准备,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。查单词,先自己学习。然后要能讲出来,上课之前把生词写在黑板上,同学也得到了一次听力和学习的机会。老师偶尔还问点问题什么的。反正就是一举多得。
课堂发言则是根据当天所学课文的内容做延展性讨论,话题涉及十分广。因为小班课,每人每天一定会有说话的机会,而且不止一次。所以一般南外人考托福雅思口试那种闲扯淡的项目都不太会发怵。
小组角色扮演也每天都有。一个组四个人,都是固定组员,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个小短剧,轮流上台演给其他小组和老师看。这个环节常常引起全班哄笑,很多创新和幽默搞笑,其实也是蛮锻炼大家英语应用能力的。
然后每周还有外教课。但其实外教老师不多,那时全校也就一两个,外教老师的作用很有限。
3、上完课还会继续学
我们当时学的《新概念英语》,印象里每篇文章大概三天左右学完。要求回家听磁带跟读至少20遍,按照语音语调背诵。
老师怎么检查呢?肯定不会用课上这么宝贵的时间,也没有录视频这么高级的方式。都是课间学生自己到老师办公室在老师面前背诵,老师说通过才行,语音语调模仿的不好,还要回去重读。
像我这种有拖延症的学生,经常一学期的课拖到最后一个月集中突击。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,老师办公室人满为患排长队,还有人跟着老师去厕所背的。😄😄😄
你让我现在说一句“New Concept English Lesson 1" 保证还有那腔调。背了六年啊…
此外,还有各种课外英文活动,这个就不多说了,外语节啊什么的。后来的学生还参加什么虚拟联合国一类的…
图片来自南外学校官网
二十年后,南外孩子学英语的方式并没有很大变化 …
小花生:花友 @Shining_spaghetti 是二十年前的南外生,如今过去这么多年,南外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学英语的呢?插播一段,咱们来看看有什么变化…以下信息来自来自南外老师朱善萍及南外校友@千古留名、@Dan Pan的分享~
小班教学,高强度听说练习
南外每天都有两节英语课,使用小班教学,把60人的大班分成两个30人的小班,以确保每个同学能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。
南外的大部分课都要做presentation,按照学号顺序来,占平时分的很大一部分。演讲的内容和主题由老师决定,都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。英语课上也有很多presentation, discussion以及role play等内容。南外出来的学生,英语口语都挺好的,因为上课有大量机会说英语,绝对不会有哑巴英语的现象。
国内规定教材和国外引进教材结合
南外英语课使用的教材和其他学校都不一样。初中使用剑桥英语(以前是新视野),高中使用新概念英语。而别的学校使用的都是省里统一的牛津英语教材。
南外的考试都是自己老师出卷,考自己的教材。但是经常市里省里要统考,怎么办?只能无奈地花两个星期的时间把其他学校一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完,然后应付一下统考。南外的中考英语加试难度已经相当甚至高于高考英语了。
每篇课文必须背诵,语音语调也必须模仿,不背完不给期末考试。高中新概念3每篇课文精讲,各路课外材料…12岁得知道小儿麻痹症怎么用英语说,13岁开始接触米国各个城市的风土人情…
为了拓展对英语文化的理解,南外还有这些选修课 ...
时隔二十年,我们发现,其实南外现在的英语学习思路变化不大,依旧是重视听、说训练…
回到@Shining_spaghetti的分享,中学时在南外打下的英文基础给后来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?
毕业后,英语上的优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...
很多南外人的英语水平在中学阶段其实达到个人巅峰,如果大学没有继续读英语专业,或者出国,后面慢慢也就这样了。
我相信很多现在英语启蒙早的孩子,日后也面临类似的前景。那么这种早期的英语强化有些什么优势?
1、和同胞相比口音不错
南外人和大学英语专业的人相比,词汇和文学素养不见得更高,但口音一定好。在国外工作学习时没来及上母语交流先被同胞误以为是ABC的事儿经常发生,但这口音也就是糊弄糊弄同胞而已。
这和很多在新东方教书的老师,硬是靠跟读模仿英文演讲和电影桥段自学英语的人,口语好到爆,是一个原理。
2、基础打的牢带来更多自信和发展机会
南外人即使大学本科不出国,研究生阶段出国比例也是很高的。即使不出国,进外企的比例也是很高的。即使英语水平在中学达到了巅峰,日后有所退步,在外企里工作或是参加任何英语面试还是比较如鱼得水的。英语能力是一方面,自信心其实是更关键的因素。
另外,大学英语专业的人很多还是从事了语言类工作,能把语言优势转移到其它行业的我感觉不多。但是南外很多人大学读了别的专业,计算机啊,通信啊,统计啊,经济啊,管理啊,法律啊,专业优势再加上英语优势,求职时戏路就宽多了。
在国外读书也是,上课敢于发言,交流无障碍,成绩就好一点,毕业找工作也相对顺利一点点;工作中与美国人交流无障碍,压力也就小一些。
对于在外国公司打拼,上升通道的玻璃天花板不是完全不存在,但心态好很多。我身边英语说的好的中国人一般对升职加薪,和老板谈待遇各方面都更乐观一点,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怎么可以提高业绩,怎么沟通怎么谈判,怎么更好的和同事融入处好关系。
对语言不太自信的人就会有更多消极的想法,比如我只能做技术啊,不可能升职啊,竞争不过印度佬啊,不能融入白人老板同事啊,美国开始走保守路线啦我是不是该回国啦,回国我是不是竞争力更高一点啊(这种想法我觉得其实带有点逃避的味道,竞争哪里都很激烈,只是不同方面罢了)。
以上都是一些细微的个人观察和体会。可能不具共性,大家随便看看。
英语学到什么水平才够?
我心目中英语学的恰到好处的人可能就是马云吧,他的英语足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,口音的瑕疵完全可以被忽略。
马云是英语师范生,后来还做过翻译。而且他中学就在西湖边找老外练口语,说明底子还是打的很好。所以他的英语可能已经远超“就够了”的水平。但是比他英语好的人多如牛毛,语言学习根本就是无底洞,可以无限深入。
我想说的是,英语对他来说已经很自然的转成了一个附属品和工具的性质。如果他继续花更多时间精进英语,从85分进阶到95分,而不是思考未来,将损失很大。这就是恰到好处。
我在美国偶尔会被美国人问,你是怎么学外语的。我一般的回答是(我真实想法):我在中学阶段花了极大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,做了大量的枯燥的背诵,如果美国学生也这么学外语,我相信他们的外语一定也能说的这么好。但他们会失去时间在体育运动或者其它课业上,this is a total trade-off ...
点击阅读原文,可以和作者直接交流 ...
相关阅读:
感谢订阅 “小花生网”
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
周一:英文原版新书开团
周二:话说思维和方法
周三:怎么阅读,怎么学英语
周四、五:教育思考和实践
周六、日:榜单来了、热点讨论